浅谈“渐悟”与“顿悟” 罗雨笙
2.1K+ 2 0

文/罗雨笙

生活中,有些文人学士、宗教信徒常爱谈论“顿悟”、“渐悟”的话题,并以自己突然开悟而津津乐道,而对渐悟成道的人不以为然。历史上佛教禅宗六世慧能,他大字不识,通过顿悟获得佛教宗禅六代衣钵;而神秀又是渐悟的突出代表,他有个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他是文和尚,知书达理,懂得路要一步步走,但他为什么却没有慧能的成就和高度呢?

下面我试图来揭示这样一种事实,顿悟:是在你过去曾经去过那个地方,曾经达到过那种高度,后来被记忆尘封,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可能发生顿悟。如你原本是个罗汉,迷失了自己,通过当头棒喝或点拨,突然醒悟:哦,我是罗汉。这时的你已经达到了你潜能所达到的高度,也正如马斯洛的因此可环顾左右,观察能达到同一高度的其他众多通道,不必不安的依附推理的梯级一步一步演绎。顿悟是一种彻悟。

又如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禅定,就是通过顿悟而大彻大悟,意识到他就是如来、就是佛陀。一下子具备了五眼六通。因为他有那种根基,是大根器之人。他在几千百万年来的轮回中一直在不断的寻找自己,做过忍辱仙人,经历过平凡的人所历经的坎坷,最后找到自己,这是一个返雏过程,终究成佛。当然这一切不可能那么简单,我只是扼要说明这种事实。

而一个人如果本来没有什么根器,史前也不是有果位之人,他就是在菩提树下坐一辈子,也不可能成就佛果,更不可能通过念几声佛的名号就能成佛,最多他可能借佛的大愿力,求生净土。而且我从来不信阿弥陀佛和他的理念,他的迷信成分太多。我坚信如来佛祖的慧性圆明的大智慧,而且奉行实践,受益无穷。

对于一般人来说,不管是修行,还是成就任何事情,都是要积跬步至千里,不断开悟,也如马洛斯文中的攀登中紧握横档,不至使自己掉下来。逻辑演绎也需一步一步地推理,这样来上台阶。如果不努力,不一步一个脚印,他就不可能达到有根器的人所达的高度,俗话说:“上士悟道成真,中士修道成真。”道理也就在此。

2010年5月10日

编辑于2024-11-20 08:31:27
已有2人喜爱
声明:网友所发表的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并不代表诗人作家档案库之观点。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
关于作者
About Writer
实名 认证
北京市 - 北京城区
根基深厚,慧性圆明,宁静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