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日的家乡风味“吃麦熟”


     立夏日的家乡风味“吃麦熟”


                       文/沈溪兴


         中国是个地大物博食材丰富的国度,自古以来,烹调手艺代有传承,从最普通人家生活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一盆菜汤的一日三餐,到帝王宫廷里满宴全席那千万变化的精致美味佳肴,无不是中国人民历代积累经验的结晶。而今,随着央视热播《舌尖上的中国》,更掀起了国民新一轮提高美食质量以充实生活的新高潮。

        其实,大凡任何一席名菜,无不综合演变和改良于全国各地的方味小吃而集锦,或说与这些小吃有渊源。而小吃具有就地取材,方便制作的优点。所以,近如高楼大厦林立的城镇居民,远在群山环绕之中的偏僻乡野村民,亦或处若战火纷飞的古战场时期,人们为改善生活口味,都会想方设法的采用就地食用材料,用简便方法来制作出精致可口的菜肴,也就是现在的美味小吃。当然,现在的小吃,在经过了一番有利健康有些科学的改进之后,已可比味飨宴上的名席了。

         例如我的家乡,就有这样一种被称为“吃麦熟”的小吃。这种很有优点的小吃别具一格:一是因为这是本地特具的方味、简单便于操作的方法;二是限定季节性的“吃麦熟”时令;三是不像宴席那种上桌十盘八碗的丰盛菜肴,让客人吃不完兜不走般浪费食物和钱财;况且,“吃麦熟”名符其实的普及流行到各乡各户的餐桌上,不因贫富家庭的悬殊影响也照吃不误,这便是其优势之四。

        本地最初“吃麦熟”的起源,虽己无从考究,但习俗上的“吃麦熟”,是在每年的5月5日立夏日开始,因为这时段的麦田,已成一片金黄浪花在望,于是老百姓便用“吃麦熟”的特殊形式,来提前庆祝即将收割入仓的丰收。这就是我的家乡普及“吃麦熟”的缘故。

       普及“吃麦熟”的另一因素,是这种“吃麦熟”制作方便,各种配料食物的种类多少,可依据每户家庭的经济情况而增减选购配置。“吃麦熟”的制作方法,按常规用麦面烙制成薄饼样做外表包皮,选配上己炒熟可食用且磨好的花生粉、芝麻粉、白糖均匀混成的“佐粉”适量调入做基层,再根据各人的口味,酌情搭配煎炒焖熟后的豌豆、豆芽、韭菜、豆腐干、虾仁、肉片、冬瓜糖干、咸饼、炒鸡蛋片、海蛎等为包馅主料包裹而成;包馅内的菜料,以个人喜好口味而任选一至二种即可。在薄饼卷料前,先涂些酸梅浆或橘子油,口感会更佳。

        记得自己还小那些年,正值国家困难时期,家家户户的生活也跟着贫困起来,所以每逢到了5月5日立夏日,大家只能用麦面烙制成的薄饼包皮,先放饭桌面上摊平披开,在一定位置倒入酌量的酸梅糖浆,再用汤匙弄少许花生混糖“佐粉”,撒在梅糖浆面上做陷菜的垫底层,因买不起猪肉等昂贵的配料,故仅搭配用豆芽、韭菜、豆干、炒鸡蛋片,外加数块冬瓜糖片做包陷,迫不及待地如此包裹的卷起来就塞进口中,真的饥不择食,而且还吃得津津有味呢!至今给孩子们提起时,嘴上虽津津乐道,但心中免不了有些酸涩。

        至于乡人今时的“吃麦熟”,己不同于既往。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吃麦熟”的时节,已经不局限时间,一般于清明节左右开始,在城镇或乡下的各个菜市场路口,就陆续出现了专供烙面薄饼皮及配料的小摊子了,前来购买烙面薄饼皮配料的群众络绎不绝;这一吃,便持续吃到端午节前后,个别乡镇的群众甚至把“吃麦熟”拖延到中秋节前,才悻悻不舍的锁住馋嘴。

        这就是我家乡诸多正宗闽南风味小吃其中之一的“吃麦熟”,所谓“小吃多滋味”,贵在“真米正酵”,注重的是原质原味!如果把“吃麦熟”的各盘配料拼在一起,俨然一幅名家画面完成作品布局的画卷,也许还未尝上口,首先己经心赏到美食文化的神奇了。

mmexport1615551178144.jpgmmexport35f20a87bacaeb73686ac03c3a44bdf8.jpeg

编辑于2024-10-18 10:00:18
已有0人喜爱
声明:网友所发表的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并不代表诗人作家档案库之观点。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