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风雅是自欺欺人

             附庸风雅是自欺欺人

(写在中华军事网【闲情偶记】版帖《珍惜自己,学会放弃,这就是生活》一文后的点评题外话)

  中华网【闲情偶记】首席版主

                       文/沈溪兴


         “无论是喜欢一样的东西也好,喜欢一个人也罢,与其让自己负累,还不如放轻松地面对,珍惜自己,不要为了强求一样东西而令自己的身心都疲惫不堪,即使有一天放弃或者离开,你也学会了平静。”总结的很好,赞同,赏读!

        散文随笔版的每一篇好文章,创作起来比诗词版的作诗选韵填词的写作要辛苦许多多,尽管这让读者看起来或感平淡无奇而语俗?反而后者的诗词作品存在一定量的生僻字词却拥有更多的观众(读者)?!        

        本人也许愚钝,很是猜不透那么多的读者真的都读懂诗韵雅律里那深邃离奇甚至古怪的意境与寓教吗?     

        呵呵也难说, 刚刚扫除了文盲不久的中国大众,其文化生活突然间似乎都高雅起来了,仿佛全民皆是底蕴很深的“文化人”!       

        其实,目睹社会诸多怪异现象,咽在喉里很是不吐不快。用附庸风雅作形容,对于全国各文化网络中的诗词版面(尤其是纯古典韵律的诗词曲赋倍受创作者与读者双方的青睐和推崇)所拥聚的众多读者来说,或许有失偏颇;可一些事例的出现,很能说明这个社会充斥着太多滥竽充数的是俗非俗之文化人及其爱好者。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假如这首《登黄鹤楼》的五绝诗文是出自一个普通文人(历朝历代不乏平凡书生写作类似内容和境界的诗作)之手,相信就不会绘形绘声的自唐炙热至今!

        看今人高手对唐王之涣之律诗的精妙解读(原文引用):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

        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欣赏并理解古典律诗意境者莫过于此,不能勉为其难、只要求每位读者于诸如此类佳作都有五成觉悟罢了,然而广大的律诗创作者及其粉丝们真真正正的会意地给力类似的作品吗?

        数年前有某大文化人,曾一度沸沸扬扬的遭到公众质疑其律诗的不合韵,幸得文友即北京一律诗名作家出面说声“还入‘格’”才释围;想想看,连堂堂中央电视台的《三国》讲台演讲者,难免也有才识欠缺的时候。难怪中国十多亿人中那约占百分之五诗词律曲的爱好者中,何况不夹杂着自欺欺人的 附庸风雅之辈否?!

        历代诗家屈指可数,为什么?也许他们个人名篇多,也许他们所处时代名气大,也许他们确确实实写出了大众认可同意的绝句?

        综观历史以来包括近代当代的诗歌词韵创作者和爱好者所创作的无数作品,必定所剩无几的将被堆山般的书海淹没或被后人遗忘的一干二净一点无痕!这是绝对无庸置疑的。

        因为,要让人记住你的佳作,不单单体现在你的倾心创作上,更检验于你对家乡、对国家和对世界所做出的奉献精神与价值上。不要不以为然,为国捐了躯,生前日记本里仅仅一句话,也可能被传诵多年!     

        本人虽无意欲伤害和贬值任何一位诗词作者或爱好者的自尊心及其心爱的作品。但对我的胡言乱道不屑一顾、甚而忿火中烧地巴不得把本人除之后快者必然有之,即使认为满篇繁文缛节的观点乱七八糟,哪怕其中也会有一丁半点儿道理。

        难道不是吗?君不闻整个文艺界人人都在出书,请问先生到底亲自阅读过何许人的完整大作卷本?然而这么多诗词书集除了少部分被当摆设以丰富个人书房的雅致外,更多的是否早已经卖入废品收购点化为纸浆原料呢?      

        话说回来,对文学艺术的发展前景,几乎人人都赞同并大力倡导的所谓雅俗共赏的文学创作的呼声不绝于耳,事实却不断涌现崇循旧律的诗词歌赋专栏最最至尊高雅的自我标榜!例如网页一发律诗便受粉丝追捧“好!”才几秒钟的阅读,不会真的就意会作品的精髓了吧?算了啦,十足是自欺欺人的附庸风雅的矫揉造作的体现!

      《珍惜自己,学会放弃,这就是生活》,阅读着心语如诉的作品,禁不住由衷地触发而言它的感慨,罪过罪过,有请楼主特别是广大观众多多担待些,千万不要口诛笔伐背对。


                    文本来源—

《沈溪兴闲情偶记集》旧稿回放

1bed5a674d424befbb9e125ff8db37a1.jpg

编辑于2024-11-22 09:00:32
已有0人喜爱
声明:网友所发表的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并不代表诗人作家档案库之观点。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