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恩施历史(四)——施南古城部分黄益轩前言施州古城是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凤凰山、象牙山(六角亭)、碧波峰(挂榜岩)及舞阳坝等高出盐湖水面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有渔民落脚。但象牙山施州古城墙的修建,缘于南宋军民抗元斗争。淳祐三年(1243年),施州奉诏据险于象牙山以及瑞狮岩依山创筑土城。开庆元年施州治所上迁柳州城。祥兴元年,元军攻陷柳州城后,重迁施州治所于象牙山,并依宋土城加筑城墙。明洪武十四年建砖石城墙,东、北临清江,西南环巴公溪水,城墙上设串楼、警铺、女墙,立四城门:东曰清江,南曰南阳,西曰西顺,北曰拱北。城墙刚建成,峒酋覃芳诸等叛乱,破城,杀死知州李才等官员,毁墙焚城。洪武十七年八月,再筑施州城,大规模修筑城墙。洪武二十年,安福蛮夏得忠等叛乱,再次破城,杀死知州胡士能等官员。清雍正十三年,对明城墙进行维修,并改城门名:东曰迎恩,南曰朝阳,西曰金华,北曰拱辰。清代共七次大规模维修与重建,最终形成以象牙山为轴心的周长七里城墙。至此,施州城区面积增加了几十倍,但城墙却比明城墙少了一千多米。清施州古城街道有东门永胜坊,南门镇远坊,西门永宁坊,北门清宁坊、清顺坊等;城墙内外,庙、祠、观、宫众多,统称四十八庙。1917年,恩施沙地刘尊五聚众起义,用土炮轰掉东门城楼一角,炸垮城墙数处。1941年4月29日,日机轰炸恩施城,炸垮城墙八处及城墙垛二个,炸毁东门城楼官仓及多栋民房。同年,为修筑城区马路,拆除了北门东段、南门西段城墙。1956年城区改造时拆除了东、北城门城楼及城墙。1973年修建人民路,拆除了跨山城墙。1997年修建东门黄石大桥时拆除部分城墙。施州古城的文物古迹,最著名的有文昌祠、武圣宫、连珠塔、问月亭等,其中以问月亭历史最为古老,曾被评为全国十大名亭。问月亭矗立于施州城北碧波峰顶。相传今问月亭遗址所在,即盛唐伟大诗人李白当年把酒问月处。考施州古城建城历史,问月亭可能初建于元,经过明清多次复修。历代骚人墨客题咏问月亭诗文不计其数,是一道积淀深厚的人文景观和文化胜地。2019年,恩施市开始实施开辟挂榜岩公园计划,于碧波峰上重修问月亭。亭高三层,可由螺旋式水泥楼梯直达顶层。瞻拜武圣宫关岳二圣威严武圣气如虹,可挽狂澜壮股肱。偃月大刀开社稷,横空长戟斩胡戎。不蒙尘垢心存义,直捣黄龙血漾觥。一柱擎天天不塌,国人高唱满江红。问月亭怀李白蒙冤流放过施州,携酒摇船盐水游。几许青春曾得意?三千白发任添愁!人昏莫共朝堂议,佛醒难邀彼岸谋。我辈天生是骚客,一篇赋就解肠忧!临江仙•登五峰山连珠塔(新韵)秀挺五峰龙首,灵钟一地清平。川辉山媚景纷呈。七级登转道,百里看阴晴。岁月穿梭织锦,风云起伏劳形。故乡山水梦中横。人于尘世走,心在烂柯停。西江月·文昌祠与挂榜岩读典推崇驱暴,吟诗憧憬安邦。怀仁持正掌文昌,不论朝堂里巷。学问总须精进,功名取自辰光。一朝得意跃龙骧,万里高风挂榜。临江仙·施州老城四十八庙历尽人生风雨,品尝世态炎凉。施州冷眼看时光。曾经神女地,移作廪君乡。抛却千般名利,追求一份安详。老城古刹证辉煌。从军尊武圣,捉笔拜文昌。长相思·六角亭风一亭,雨一亭。走过元明走过清,哪堪魂魄惊。街已明,路已明。奋斗争来美画屏,古城迎复兴。游挂榜岩森林千亩森林靓老城,人行幽径暑风轻。胜游更喜休闲处,傍户青山盈鸟声。登问月亭摩树穿林赏鸟音,新花夹道漫清芬。高亭更赏凌云志,入眼河山美绝伦。访白衣庵有感碧波峰下访弥陀,过巷穿街爬陡坡。心有芳香春便在,何须钓誉乱披蓑。黄益轩,中学高级教师退休。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全国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当代诗坛选藏》特约编委,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曾在《半月谈》《北方文学》《诗刊》《中华辞赋》《中国诗界》《诗词百家》等百余报刊发表千余篇作品。曾获教育部立项重点课题研究一等奖、全国“美丽中国·诗意地名”格律诗词优秀奖、第四届“新时代”全国诗书画印联赛金奖,首届“中国文学艺术至尊”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