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和“空巢”的伤)
一个刚下过雨的早晨,我在去学校的路上,看到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和一个四五岁的小孩,一老一小背上背着苦水草。因为是山街,收山货的来得早去的也早。他们是赶着这当口到山街去的。
这两人我都熟悉,家和学校很近,小孩经常到学校里和别的小朋友玩。老人很和气,倘若在路头碰到总会和你闲聊几句,大多都是拉拉家常。这是个令人心酸的家庭,小孩刚满月,母亲便离家出走,父亲则常年在外,一年到头几乎不见一分钱往家里寄。老人便成了“监护人”,起早贪黑,做着与年龄相反的讨生活计,脆弱的肩膀上扛着一个不完整的家。
想到在天蒙蒙亮的路上,这对孤零零的身影,在崎岖的山路上磕磕碰碰的步履。于是我在课堂上告诉孩子们,时光不易,要珍惜幸福,好好学习,他们奇怪的睁大着眼睛。是啊,他们还小,又怎么懂得世道的艰难呢?
是夜,月华如水,寂静中透着微微的凉意。一丝酸楚偷偷的涌上眼角。我只是觉得:世界这么大,他们那么小,小小的他们要怎样支撑起自己的世界?老人这么老了,小孩那么小,她还能带着小孩走多远?而这么小的孩子要怎样走完他那漫漫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