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并非闲话
鸟叫盼和应,
拍岸带回声。
山呼倘若沉寂,
生气骤然凝。
流淌连沙带土,
封禁当然淤积,
尺度见英明。
马尾总轻拂,
岁月便安宁。
东西域,
同日月,
满天星。
同声同气,
和衷共济慰神灵。
五岳天山连脉,
峰燧长城相望,
热血两心倾。
鼓乐飞天外,
歌舞共和鸣。
海光作于癸卯夏
2023.7.29
词中故事:这一站只是路过民丰,这里没什么特别景点,却十分旺,今天所住的奥雅酒店,最近天天住满。因为如果你想走沙漠公路,在这里先住下,明天出发,就再好不过了。可见,这里是最合适的驿站。
既然不谈景色, 那我就趁此机会,讲点并不轻松的闲话,谈谈南疆的语言问题。
让我有点惊讶的是,有年轻的前台少数民族服务员,竟然看不懂我写的正楷字,而这些字,不过是当地的地名而已。
讲普通话带方言口音,这当然正常,但不会听普通话,更不会说,那就麻烦大了。
这到底为什么?
经交谈得知:在南疆,能真正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比例不容乐观。一是觉得读书无用。二是“推普不力”。而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观念问题。
其实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已经重视这问题。从2016年开始,加大了义务教育力度。但教育是个周期长的工程。
要“补课”,真的不容易。现在不同岗位上的中青年人,现状如此,就是因为欠账太多,太久。
有个细节很有意思。我们看到一台“粤”牌小车,很开心与之交谈。而对方却操着很标准的普通话。她让我猜,她是哪里人?我说,你的普通话那么标准,我猜不到。那位女士笑着说,你这不就猜到了吗!
我恍然醒悟:你是深圳的。
大家都笑了。
在深圳,似乎有个潜意识:不要让别人听出自己有家乡口音。
而个中的酸甜苦辣,自己知道。
讲深一层,共同的理念,需要共同的语言。同声同气,这是情感的基础。
在新疆,有很多内地人,这很好。但与当地人聊天,他们很多没能走出过新疆。这可能与当下的管理有关。但我觉得很重要的原因是语言不通。就好像我们很多人不敢自由行出国游一样。更过瘾的是,手机上有中英翻译器之类的软件,但目前还没有汉语与维吾尔的翻译器之类的软件。
语言问题,说到底也是敏感问题。我把话说开一点,到俄罗斯时,当地人似乎很傲慢,你来我这里,就得说俄语。为什么要我跟你说外语。
在香港,当年他们以自己会讲英语为荣,以说白话为耀(他们认为,我说的白话比广州的更地道)。就是不想学普通话。这显示他们的归属心态和强烈自尊。
讲自己的语言,一般表现出的是保守理念。再下去,就多少有点排外心态。反过来,就变成自卑心态。
很多当地人,对着我们,不敢说话。
连话都听不明白,更不敢说。
没有共同的语言,怎么算是一家人呢?
这可是大问题哦。
我们说普通话,一般都有地方口音,交流起来也是谈资,更有乐趣,互相调侃,讥讽,会增进感情。但如果说不上话,那就变成隔膜。
在广州,当年推普真的难。本来规定上课必须要讲普通话。开始时,普通话讲不赢,就方言搭够。
现在的小孩,从幼儿园开始学普通话,回家也讲。要他讲白话,反而讲不赢,只能普通话搭够。
广州人的少年儿童,都快成了广州的“老外”了。
现在老广,要呼吁保持广州方言的地位了,要挽救广州方言了。
广州真的是包容,包容到差点连自己从哪来都不记得了。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我希望,在新疆,重演广州的一幕。
如果真到这样的境界,很多问题就不是问题。说得直白点,疆独就没有市场了。
从历史的角度看,当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 ,统一车辙等国策。这可不简单啊!这是当下很多国家想做而做不成的事。
试想一下,如果香港回归时,强制推行国情教育,实行内地的义务教育课程,推广普通话。我相信,就不可能出现“香港动乱”。
其实新疆也一样。
说到底,所谓的“推普”,背后是国策,是国家政权的实力。
在这些问题上,容忍,忍让,只能适得其反。
我讲的虽然并非闲话。但只是个人的感慨。不认同的,一笑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