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制一炉岁月,品味多彩人生—— 评河北作家刘海平诗集《一枚秋叶》
399 0 0

熬制一炉岁月,品味多彩人生

评河北作家刘海平诗集《一枚秋叶》

赵嘉盟

 

认识刘海平老师大概有一年的时间,我们都是河北人,在地缘上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所以对刘老师的创作一直有在关注。最开始我只知道他写诗,并且在投稿的文件中读到过他优美的诗句。他的诗歌以抒情诗为主,读起来并不难,没有晦涩生僻的辞藻和修辞干扰我的欣赏,优美而又舒缓的节奏,让人读起来很舒服。后来我才知道刘老师在朗诵方面也颇有造诣,经常参与配音工作和诗歌的朗诵活动,至此我将他的抒情诗和朗诵者的身份相结合,便对他的文字有了更生动的理解。古人称拼出字音为“读”,自言自语为“念”,和曲念词为“歌”,“诗歌”之所有合称一词,便是因为古时将“诗”谱以乐曲便可以歌咏吟诵,虽然现代诗中对于韵律和格律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是诗的节奏感和韵律和谐还是内化其中。所以我大胆揣测刘老师善朗诵和他诗歌的抒情表意、语言流畅,音调和谐,节奏鲜明有着莫名的关联。

了解一个诗人,最好的办法就是阅读他的作品。诗歌文本是诗人灵魂的外化,是抽象思维的文体表现。一个人的情感是无法直接了解的,只能去感受他所表达出的部分,通过诗人的表达,自然就便可以回溯一个人灵魂与品行。所以我对刘海平的进一步了解还是在阅读了这本《一枚秋叶》之后,通过成组成册的诗句文本,我更加全面具体的了解了他的作品也更加了解作者本人。刘海平的诗句是干净的,干净得让人感受到作者的单纯和善良,他的抒情诗优美中表达着思考,自由率真的抒情风格展示了对生命的崇敬与关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活苦难的乐观。在出版这本书之前,我让作者提供一份简介以方便读者更加了解作者本人,而收到的简介是短短的一句话:一个崇尚简约、纯粹、美好的自由诗人。可见其纯净的创作心态和回避世俗的文学信仰,同时简短的简介也让读者减弱了对诗人的了解,更将注意力转移到作品上,以作品反推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本诗集取名为《一枚秋叶》,让我想起徐志摩的诗句:“一条怯懦的秋枝上,一片将黄未黄的秋叶。《私语》”秋叶是黄色的,但我看来这个题目是蓝色的,恬静中裹挟着淡淡的忧伤,成熟中夹杂着丝丝的释然。秋天的叶子没有了春天的稚绿,没有了夏天的盎然,多了一分阅尽繁盛的淡然,“一枚”又只是一树中的一员,表露出作者在经历岁月浸染后的智慧,我们都是芸芸众生的一部分,只愿用个人的善与美寻求生活中诗意的一隅。这本书共分为五部分:“我喜欢  枝叶上滑动的那颗晶莹的露珠”“我的眼里奔涌着那条熟悉的河流”“清冷的月辉下  我用键盘敲击着思念”“给我煮一壶清浅的月光可好”“有一场雪  从胡天八月飞来”。每辑标题都是作者诗中的一句,也是作者的得意之句。五部分是作者五种不同的情感,相同的是以抒情诗的方式将生活中的流光华彩定格于文字。

刘老师的诗是简单的,毫不费解,明白如话,但浓缩了无限复杂的情绪,蕴藏了充满哲学的禅意。读诗和写诗一样,在一层一层地探究文本之后的秘密,对于生活的感悟越深,越能抵达更高的层次,挖掘出更深刻的含义,这些永恒的思考是以短短的诗句为奇点迸发出的无尽能量。诗集的第一部分是以抒情诗为主,这一部分的情绪微妙,情感丰富而热烈。时而温婉,时而狂放,时而忧愁,时而旷达,这些丰富情感的本质是生活的现实世界和作者诗意的想象力之间的摩擦。诗人想成为一个纯粹的人,正如诗中言:“我想,从现在起/我要做一个简单、纯粹、明媚而快乐的人/望月临帖,对书诵经……《纯粹》”这句仿照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以朴素明朗又隽永清新的语言,唱出一个诗人的真诚善良的愿望,即诗人愿从尘世的骚动之间退至灵魂的平淡之中,刘海平模仿出这一句又稍有改动,从海子的“从明天起”变成了“从现在起”在整体意境上多了几分积极和乐观,海子的“从明天起”其实表达了对今天的绝望,而作者的“从现在起”更注重未来的美好。

诗人有着真挚的美好愿望,诗人向往着西藏,向往那里淳朴的民风、古老的信仰,这些都是诗人心中“纯粹精神”的凝聚地。在诗歌《我想去西藏》中诗人说:“我想去西藏/去看那些把胸膛匍匐在大地的人们/如何拥有——/置尘世于度外的从容/还有/清澈笃定的目光”“那里”的从容更是作者内心的从容,朝圣队伍的脚步也是作者朝圣的方向,即以追寻更纯真的生活态度和更纯粹的文学追求。

诗人将四季万物入诗,落叶、雨水、清风、露珠、蝉鸣、石头、莲花、朽木,这一切自然的馈赠都是诗人诗意的砖瓦,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求着平淡,同时又借物抒情引发思考。在诗歌《阳光洒向山坡》中,诗人抛出思考:“此时/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为什么/我的心里却莫名地生出一寸忧伤?”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幸福的顶点也是忧愁的起点,正所谓“月满则亏”,诗人在经历岁月美好的同时心怀忧患,这是诗人的多情也是智慧。但忧愁不能阻挡岁月车轮的转动,更不能成为幸福生活的干扰者,很快诗人便欣然接受存在于自然规律中的哲学:“海滩纵然无限美好/可无论我们怎样努力/都无法在海滩上/永久地镶嵌下我们的足迹《海滩上》”。所以我们要做的便是珍惜此时、享受生命。随即又感叹:“我是不起眼的杨花榆荚/我无法如人所愿般绚烂/那么——/就让我像漫天的雪花一样/在空中优雅地飞扬吧!《暮春吟”这样乐观豁达的超脱心态,使刘海平的诗歌中不存在无病呻吟的矫作姿态,在文字间穿插着丝缕阳光,轻轻翻动便可获得治愈,正如诗句:“当阳光铺满大地/当那一缕阳光照进我的心底/我想,我的心应该像阳光一样灿烂/阳光融化了心里的忧伤/也融化了世间所有的幽怨《心里的阳光》”。

第二辑是以“故乡”为核心的诗歌合集,诗人通过感怀故乡变迁回溯心中的故土情缘。故乡意识是一种永恒的、具有普遍性的人类情感,故乡的存在寄寓了诗人最美好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乡村、乡土、故乡”的存在也是文学创作的不竭动力。这让我想到余光中的《乡愁》、艾青的《大堰河——我的褓姆》、闻一多的《故乡》,这些细腻而深沉的爱总能引起读者思考,关于故乡物质生活的泥土气,关于那片淳朴诚实的精神故土。诗人在《沿着河流的方向》写道:“其实,这条河流不算太长/河流的一头/是我的童年/另一头/则是我的中年/一头是大海/另一头/则是我的故乡。”河流是很多人心中组成故乡的重要词根,诗人在诗中既写物质的河流——那条不算长的停留在记忆中的河。又将流淌的河水化作时间的流逝,让河流的两头拴着童年和大海、拴着故乡和中年,它们分别代表着童真和远方以及成熟与回归。

诗人是村庄里长大的孩子,他熟悉这里的每条街道每栋建筑,这些事物也见证了诗人的成长与成熟。他在《小街》中写:“小街的一头是我的童年/小街的出口处是我的青年/沿着小街远去的方向是我的中年/无论我的年龄多大/我永远都会被小街的老人们称为孩子。”这段诗与《沿着河流的方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将一条长长的小巷和一段长长的时光相嫁接,诞生了非同凡响的诗意。诗句中将作者成为“孩子”的老人,更是诗人对于故乡的关系,是一种穿梭时空的童年情感。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担心“乡愁”的消淡,那些存留在乡村中的特有的历史痕迹变得岌岌可危,诗人以锐利的目光观察着乡村与城市发展的变化,又在暗暗用力保卫着“故乡”,所以用文字描绘出这样一幅场景“满脸沧桑的老人在暖阳下守候着他的祖宅/并好奇地打量着从都市里来的每一位游人/他们真的很担心——/这些游人会带走历史的印痕。《天长镇》”

第三辑的主题是父母的恩情。和故乡一样,这是人类原始的情感源头。血缘的情分是无法斩断和消减的,尤其是在亲人去世后,那种暗上心头的隐秘的酸楚无法阻挡。诗人写下无数的诗句来怀念自己的母亲:“我是一枚被风沙裹挟的树叶/在空中飘零/可是飘得再远/也飘不出一双注视的眼睛《写给天堂的母亲》”“冥冥中/母亲在注视着一切/迎春花、我,还有春天的那条河流。《迎春花开》”诗人一直强调母亲的“注视”,一方面是母亲温柔的眼神所蕴含的爱意会永远温暖着诗人。另一方面诗人将母亲的爱转移在承载特定回忆的事物上,“母亲”逐渐从一个具体的人身上,变成一种只能铭记在心的情感依托。

相对于母亲,父亲的爱是深沉而厚重的。父亲是沉默的,父亲的爱是不善言表的。即使是在梦中,父亲那慈祥的笑意总能感染到作者并给作者以力量:“我见到了已去世多年的父亲/佝偻着身躯,面带笑容/他慈祥地凝视着我,什么也没说。《父亲,梦中相逢》”都说父母去世是儿女成长的开始,作者以诗句抒发伤感,也在感悟人生的过程中不断超脱与纯粹。或许人生而孤独,必须要接受不断市区的过程,作者在《孤独的漫步者》中如是说:“人的一生/注定是一场盛大而孤独的旅行/风里雨里/我们都是孤独的漫步者”。

第四辑的主题是爱情。爱情诗是每个诗人的必修课,也是许多诗人开始写诗的原动力。从《诗经》开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爱情就是千百年最被文人青睐的主体之一,像莎士比亚、普希金、叶赛宁等等都是爱情的吹角手。但是“太幸福的人,是写不出好诗的。”正如著名画家吴冠中老师所言“艺术家来自于苦难。”那些欢乐的幸福的未免在苦难的人生中显得浅薄,只有痛苦才是刻骨铭心的,才是深厚的。“那些不能彻底击倒我们的将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所以才有了作者满盈的孤独感:“可是,那一汪深邃的蓝告诉我/大海的深处已藏满孤独《蓝色的孤独》”又有了:“我只愿/让这股爱的暖流在彼此的心里/缓缓地流淌/无声无息……《其实我也会甜言蜜语》”的释然的勇气。总体来看,这一部分的诗歌带着青春的忧愁与迷茫,从文字间流露的情感真切而大胆,独立不羁、忠于情感,是青春思维的拾遗,是诗人浪漫灵魂的端口。

最后一辑的内容在主题上较前几部分更为宏大,从名称“有一场雪  从胡天八月飞来”也可见一斑。这部分的内容与之前的温婉风格稍有不同,从前文的“工笔画”过度到“写意画”之中。它的内容主题也是丰富多元的:包括了《我是一只雄鹰》的个人远大的理想;《大  雪》《静等  东方升起的曙光》的宏大自然风光;还有对时下抗疫工作的歌咏:《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姹紫嫣红——写给英雄城市石家庄》;以及《我打开细细密密的粽叶》《让我们斟满这碗酒》这类展现历史今朝的豪迈篇章。作者冷静而严肃,表达着对自然与历史的崇敬,文风恣意超脱,遣词潇洒自由,从更高的视角审查着景物事件,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以精准的修辞文本叩响胸膛。

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歌的创作往往是有感而发的触景生情,是诗人心灵的一次波动荡漾出条条行行的诗句。喜怒哀乐都是人之常情,可以说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诗人,但短暂的、原始的感触一旦被形成文字,便有了更感人、更博大的魅力。刘海平创作的抒情诗隽永优美、锋发韵流,很难用笔墨去概述它所抒发的感情,更多地需要去感受他诗中心颤的节律,和他对生活中触发的原始的感受与思考的自然流露。他的文字丰满而完整,细腻而单纯,如果加以凝练一定是更为绝美的诗篇。作者作为一个在生活苦难中寻找诗意的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能够欣然接受世界的美好,也承认残缺……以诗观人,刘海平是一个有着“诗心”的诗人,能够将万物入诗,熬制一炉岁月,品味多彩人生。

 

编辑于2024-11-20 13:55:02
已有0人喜爱
声明:网友所发表的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并不代表诗人作家档案库之观点。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
关于作者
About Writer
实名 认证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在心里种下一颗太阳 照亮自己 也温暖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