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楼赋
赫赫戎州,位踞江头,东楼巍峨,雄镇千秋。襟带川滇,控引缅欧,丝路迢递,明珠耀眸。
大唐始建,东楼初兴。处戎州之东隅,据形胜而高耸。聚人文之荟萃,融历史艺术于高顶。官宦雅士,携手相慕;文人骚客,携酒同登。歌吹喧天,极一时之盛景;诗章溢彩,成千古之美名。
永泰之时,杜甫临楼,挥笔而作,逸韵长留。“胜绝惊身老,情忘发兴奇。”绘景情之交融,叹际会之难得。“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摹酒果之美味,展宴饮之欢畅。东楼美名之大震,远近皆闻。杨使楼、杨泗楼之称,传于众口;贤达诗、荔枝酒与果,并称三绝。
会昌之难,水患汹涌,楼宇倾塌,地裂天崩。然官民齐心,移址重建,迁于旧城之东楼街,再续繁华之象。奈何战火频燃琼楼屡毁,岁月沧桑,兴废无常。唯其英名不朽,岂惧灾祸重重。
近代以来,国运维艰,一九四九,东楼遇灾,毁于一旦,民皆痛惜。虽楼体残毁,然风范犹存,若江河行地,似日月经天。
幸逢盛世,岁在戊戌,值宜宾二O一九年之佳期,政府宏图,重葺东楼。选址于三江会口,大西之南,鸠工备材,精雕细琢。八月功成,东楼复现。望之岌岌,若鹏举而乘风;仰之巍巍,似星罗而耀空。
于此登楼,极目畅怀。西眺翠屏山,蜿蜒如龙蛇卧伏,青葱郁茂,烟岚缭绕,仿若翠色锦裳披拂于天地之间。南望七星山,七峰并立,若北斗之落凡尘,其势险峻,云霞蔽空之时,仿若仙山之境现于眼前。而长江浩渺,奔腾不息,似银带横陈,携金沙之水,纳岷江之波,滚滚东去,淘尽千古兴衰之事。
东楼于此,实乃历史之厚重篇章。其见证丝路商旅之往来,驼铃回荡,胡商远客,于此留下交流融合之迹。亦睹唐宋风华,诗韵悠扬,文化之脉,于此传承延续。历经风雨,曾见烽火硝烟,山河破碎,亦感盛世太平,国泰民安。岁月悠悠,东楼为戎州之标志,凝聚桑梓之情谊,承载先辈之精神,启迪后世之来人。
明月照古,恰似唐时影回;长江奔涌,尽泻心底幽思。昔贤雅聚,诗酒相乐,花馨两岸,舟行中流。今之胜境,民居焕彩,鸟雀欢游,天地和宁。春雨如弦,弹奏山河锦绣;神州如画,彰显盛世荣光。
嗟乎!东楼者,历史之见证,文化之福祉。其经风雨而愈丽,历沧桑而不止。盛则为文苑之华表,衰亦作岁月之印记。今复焕彩,当使古韵长传,新姿长驻。愿斯楼与家国同盛,共岁月同辉。
诗云:
戎州古邑立东楼,雄踞三江岁月悠。
唐韵初成工部曲,宋风已带石湖舟。
山川胜迹收眸底,历史长波入笔头。
最美东楼在今日,虹光江上照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