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
大山深处的李家村,贫穷而宁静。在一间破旧的土坯房里,草根呱呱坠地。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给孩子取名“草根”,期望他能像野草一样,即便身处恶劣环境,也能顽强生长。
小时候,草根每天跟着父母在田间劳作。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田野,他就和父母一起扛着农具出门。小小的他学着大人的样子,笨拙地挥动锄头翻地,细嫩的手掌很快磨出了水泡。中午,一家人坐在田埂上,吃着粗糙的干粮,喝着自带的凉水,草根望着远处连绵的山脉,心中充满了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到了上学的年纪,草根每天要走十几里山路去学校。冬天,寒风刺骨,他穿着单薄的衣服,手脚冻得通红。教室里没有暖气,窗户透风,他和同学们紧紧挨着,试图获取一点温暖。尽管条件艰苦,但草根学习非常刻苦,晚上借着微弱的烛光,他认真地完成作业,书本被翻得破旧不堪。
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草根考上了县城的高中。这对李家来说是天大的喜事,可高额的学费却让父母愁白了头。为了凑学费,父亲没日没夜地在山里打柴,母亲则四处向亲戚借钱。草根看着父母疲惫的身影,暗暗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
高中的学习生活更加紧张,草根每天最早到教室,最晚离开。食堂里最便宜的饭菜就是他的日常,偶尔能吃上一个鸡蛋,对他来说都是奢侈。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高二那年,父亲在山上打柴时不小心摔断了腿,家里失去了主要劳动力,母亲不得不留在家里照顾父亲,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草根稚嫩的肩上。
草根一度想要放弃学业回家帮忙,但父母坚决不同意。母亲含着泪对他说:“儿子,你一定要读书,父母摔锅卖铁,也要供你读书。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咱们家的命运。”看着父母坚定的眼神,草根咬咬牙,决定继续坚持。他利用课余时间去工地搬砖、去餐馆洗碗,挣取自己的生活费和父亲的医药费。
高考来临,草根带着全家人的期望走进考场。成绩公布的那一刻,他以全县状元的身份被一所重点大学录取。消息传来,整个李家村都沸腾了,乡亲们纷纷前来祝贺。父母看着录取通知书,激动得热泪盈眶。
进入大学后,草根发现自己与周围同学的差距很大。他们穿着时尚的衣服,谈论着各种新鲜事物,而草根穿着朴素,连电脑都没怎么接触过。但他没有自卑,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他利用课余时间泡在图书馆,学习专业知识,还参加各种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
在一次社团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中,草根认识了城里女孩晓妍。晓妍家境优越,性格开朗善良。她被草根身上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所吸引,两人逐渐走到了一起。然而,这段感情遭到了晓妍父母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草根来自农村,家庭条件差,配不上自己的女儿。
面对阻力,草根没有退缩。他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在毕业后成功进入一家知名企业。经过几年的打拼,他凭借出色的业绩成为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晓妍的父母看到了草根的潜力和努力,最终同意了他们的婚事。
婚礼办得很简单,但草根和晓妍都感到无比幸福。婚后,他们一起努力工作,生活逐渐稳定下来。草根没有忘记家乡的父母和乡亲,他经常寄钱回家,还利用自己的人脉和资源帮助村里发展特色农业。在他的带动下,李家村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乡亲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多年后,草根站在村子的田埂上,望着这片养育他的土地,心中感慨万千。他从一个大山里的穷孩子,一步步走到今天,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磨难,但始终没有放弃。他就像那顽强的草根,在风雨中扎根生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