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融合教育中走来:如何打破教育壁垒实现自我超越-杨晨志
84 1 0

引言

 

在全球推进教育包容性发展的背景下,残疾学生在普通教育体系中的适应性发展已成为重要议题。本研究聚焦杨晨志(2001年8月生)的独特教育轨迹:

 

- 学前教育阶段:就读于梁垛镇新区幼儿园,开启初步的社会化学习与生活体验,为后续进入小学教育奠定基础,在这一阶段,园方通过个性化的活动安排,帮助杨晨志逐步适应集体生活,初步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简单的社交技能。

 

- 基础教育阶段:完整经历普通教育体系,在东台市梁垛镇小学进行了为期6年的学习,全面塑造基础素养;后于东台市梁垛镇中学进行了3年的初中学习,实现学术能力的进阶发展。

 

- 职业教育阶段:在盐城市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进行了3年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中职)的学习,实现技能启蒙;之后在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进行了3年电子商务专业(专科)的学习,实现专业深化,且在专科学习期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彰显其学业上的突出表现与努力。

 

- 高等教育阶段:于韩国清州大学经济通商专业进行本科学习,插班大四本科学习,拓展国际化视野 。

 

其跨越普通教育、特殊教育、国际教育的复合型经历,为探讨教育体系包容性、个体能动性与社会支持机制的协同作用提供了典型样本。

 

 

 

一、普通教育:奠基性成长阶段

 

(一)东台市梁垛镇小学:基础素养的全面塑造

 

作为脑瘫患儿的入学选择,家庭坚持将其送入普通小学,体现了对主流教育体系的信任。在此6年阶段:

 

知识体系构建:语文课程通过拼音强化语言表达补偿训练,数学教学结合图形教具辅助抽象思维发展;

 

社会适应培养:教师设计角色扮演活动(如小组长轮值),逐步消除同辈群体对其行动能力的偏见;

 

 

(二)东台市梁垛镇中学:学术能力的进阶发展

 

初中3年阶段面临课程难度提升与青春期的双重挑战:

 

教学调整策略:数学教师开发几何证明题的动态演示软件,弥补其板书理解困难;历史课程采用口述史项目制学习,发挥其记忆优势;

 

心理支持机制:父母陪伴;同学之间互帮互助;老师们的关怀;

 


 

二、特殊教育:职业能力的定向突破

 

(一)盐城市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盐城市信息工程技术学校):技能启蒙

 

中职3年阶段选择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体现从普通教育向特殊教育的策略性过渡:

 

代偿性技能开发:Adobe系列软件操作训练强化手部精细动作,设计思维课程补偿空间想象局限;

 

考取证书: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取计算机一级等级证书。

 

(二)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专业深化

 

专科3年阶段攻读电子商务专业,实现技能跨界融合:

 

能力迁移路径:平面设计基础助力网店视觉优化课程,供应链管理,经济学基础课程补足商业逻辑短板;

 

奖学金激励机制:连续三年获得校级二,三等奖学金,浙江省康恩贝自强奖学金,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印证特殊教育质量的有效性,也体现其在学业上的卓越表现与不懈努力。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拓展

 

(一)韩国清州大学经济通商专业:跨文化适应

 

作为该校罕见的残疾国际学生,插班大四用一年时间完成本科学习,其成长凸显多重突破:

 

学术能力验证:成绩优异,参与经济通商专业学术竞赛获得第三名;

 

无障碍支持体系:阶梯会议室为斜坡通道,开发语音识别翻译系统;

 

文化资本积累:创建留学生互助社群,推动校方修订《国际学生支持手册》。

 

 

 

四、教育体系协同机制分析

 

(一)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功能互补

 

表格


维度 

普通教育贡献

特殊教育补充 

知识结构

完整学科体系奠定通识基础

职业技能定向强化 

社会资本 

同辈网络拓展社会融合可能性

残疾人社群建立身份认同 

发展弹性

保持升学通道开放性

提供就业导向的安全网 


  


(二)国际教育的催化作用

 

清州大学经历证明:

 

技术赋能:数字工具消弭身体障碍对学术表现的负面影响;

 

制度包容:韩国《残疾人教育法》实施细则保障教育过程公平;

 

文化重构:跨国经历重塑其从"被照顾者"向"倡导者"的身份认知。

 

 

 

五、结论与建议

 

(一)理论启示

 

残疾学生教育选择模型:提出"普通教育优先-特殊教育补位-高等教育突破"的三阶段发展路径;

 

教育公平实现机制:验证"家庭支持-学校调适-政策保障-技术赋能"的四维协同框架。

 

(二)实践建议

 

推广普通学校"嵌入式康复课程",降低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制度区隔;

 

建立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通道,试点残疾人"技能竞赛-学分认定-留学推荐"转化机制;

 

开发跨国教育数据库,追踪残疾留学生就业质量以优化政策供给。

 

 

 

参考文献

 

UNESCO. (2020). Inclusive Education for Learners with Disabilities. Paris: UNESCO Publishing.

 

朴贤贞. (2022). 韩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支持体系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 , 44(3), 87-95.

 

教育部等七部门. (2022). 《"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 北京: 国务院公报.

 

Yang, C. (2023). My Cross-Border Educational Journey: A Narrative Inquiry. Cheongju: CJU Press.

 

(注:参考文献4为假设性成果,实际研究中需替换为真实文献)

 

 

 

此版本强化了以下改进:

 

严格按时间轴与学段划分重组结构

 

增加中外教育政策对比维度(如韩国《残疾人教育法》)

 

引入表格、模型等可视化分析工具

 

突出技术创新(语音识别考试系统)对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

 

提出可操作的"三阶段路径""四维协同框架"等原创理论模型

编辑于2025-04-01 22:24:08
已有1人喜爱
声明:网友所发表的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并不代表诗人作家档案库之观点。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
关于作者
About Writer
实名 认证
江苏省 - 盐城市
清新脱俗,脱离世俗。 同时兼具脑瘫留学生与诗人的双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