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简书谈创作》

空幻书郎.著

       一九八七年三月清明间,二弟因寻杨柳做药引邀请我一起去寻找杨柳树。途经田间小道,细雨下的白雾朦胧着油菜花前的山脚,田间里到处都是一人一牛耕田的农民,山腰间约隐约现的杜鹃花也尽入眼底,我不由怡然地脱口而出:

白雾细雨朦,

金黄菜花色;

耕牛农夫于其中,

杜鹃满山红。

       后来我在杂志"知音"里看到一首自己非常喜欢的诗:“山川港面轻风拂,吹尽残冬”!后面的诗句现在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自己当时借这句开头,并作了一篇自己感概的文章:

山川港面轻风拂,

吹尽残冬;

细雨朦朦,

隐去南山数座峰。


欲望待音年春息,

想鼓勇气,

奈家寒贫,

忆得满足在梦中!


日月时光随风送,

人生待望,

草枯不容,

可悲世间事事同!


道标坚定为强人,

勤俭节约,

慊虚谨慎,

吉日定存在途中。

       再后来我感觉作文与画画一样,而画画又与唱歌一样,至唱歌又回到了作文的原点。

       尽管我不会画画,但我却深知一副优美的画是很能开启人的联想的。从它的结构纵深去观察,它能把人的思维带入到另一种区域中去,令人怡然或茫然。不然为什么有人说“江山如画”?而毛泽东一句“绿水青山枉自多”就把它圈没了?同时又以“华佗无奈小虫何”站在了大众的立场上,就算妙笔添花也不过如此吧?

        画善于隐藏的东西很多,多到令人改变自己的意愿。画善藏隐喻,令抽象的东西左右着人的判断。昔曹操在军国思维上就受到过抽象思维的影响:“他喊着鸡肋的时候刚好有部将来探听口令,结果以鸡肋为口令害死了喜欢才华必露的主簿杨修”,由此也令很多明白人以“为官有道”饰体于今。

        歌,更能躯使人的精神。二十世纪的“我的中国心”是多么地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啊,这也是歌手太容易被人追棒的主要原因,它牵着你的灵魂走,看你跟不跟上。

        歌除了动听的配音之外,似乎又太需要文字的组合,这不又回到了作文的起点了吗?故此,我认为作文,画画,唱歌都是人们畅吐心菲的体现;说白了就是一种很简单的诉说。

       纵观中国文化五千年,古人的律格,词牌式分类是明白人认可的。如苏轼的“徘徊欲下”,李白的“一笑皆生百媚”,黄景仁的“有才如君不免死”,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笔峰;毛泽东,鲁迅,郭末诺等之文都别俱一格,总之都是抱藏着历史规律的产物。有人说能背唐诗三百首,不是诗人也诗人,此观点我不敢苟同,也无谓追意,一笑而了之。

       在简书,我看到了很多优质的文章,实慕然而起敬;然目睹那些善于往富贵者自居那些圈子里凑热闹的人,鄙视感又油然而生;都富贵了,哪有那么多美景?我们是创作者,是事求实才是我们的本份。


二0二五年二月二十七日于(温州平阳)

编辑于2025-04-15 17:09:20
已有0人喜爱
声明:网友所发表的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并不代表诗人作家档案库之观点。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全部评论 (1)
风教老柳学猫步,童练成人画梦郎。从陌生到精练太需要一个过程。
2天前
关于作者
About Writer
实名
江西省 - 宜春市
吟灵感之感,赋世风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