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洞山良价禅师四句偈┃作者:行德学派李向东

洞山良禅师四句偈: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此偈作者:洞山良价(807年-869年),唐代禅宗大师,他是曹洞宗的创始人之一。曹洞宗是中国禅宗五大宗派中影响极为深远的一派,远传至日本、韩国等地。

此偈出处:这四句偈出自《洞山良价禅师语录》中的 《玄中铭》 。《玄中铭》是洞山禅师用精美的骈文写成的禅学著作,旨在阐述其禅法精髓。这四句偈可以看作是理解其整个禅法思想的钥匙。IMG_9123.jpeg

四句偈的解读与禅意:

这四句偈深刻地阐述了曹洞宗关于心性、修行与觉悟的核心见解: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

  字面意思:我们的心念总是跟随外在的万千境界而转动、攀缘,然而,就在这个“转动”的当下,其本质是玄妙幽深的。

  禅意:凡人总是觉得心被外境牵着走,烦恼不已。但禅宗认为,不必刻意去阻止心念的流转,而是要在这个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心念流转之中,去体认那个能“转”的本体——也就是我们本自具足的佛性(真心)。这个能“转”的功能本身就是灵明不昧、玄妙难测的。

“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字面意思:只要在随顺心念之流的过程中,能够认得这个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那么自然就能达到没有狂喜、也没有忧愁的超脱境界。

  禅意:这是修行的方法与果报。修行不是要与世隔绝,死守枯寂,而是要在日常生活的“心念之流”和“万境变迁”中去体证真如自性。一旦“认得性”,即明心见性,那么无论外境如何变化,心都能如如不动,因为已经找到了不随外境生灭的“主人翁”。此时,得失、顺逆、喜怒哀乐都无法再动摇内心的安宁与自在。

总结:这四句偈的核心思想是:修行不在于逃避现象世界,而在于在变动不居的现象中,直接体认那个能知能觉、如如不动的本性。 这是一种“动中取静”、“即事而真”的极高智慧。   

编辑于2025-11-10 14:38:59
已有0人喜爱
声明:网友所发表的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并不代表诗人作家档案库之观点。
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